余承東力挺“華為賽力斯”新模式:“要把跟華為深入合作的車企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強的”

2022年01月11日 16:27   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
行至當下,賦能車企已經成為余承東全力以赴的事情。

1月9日下午兩點半,華為常務董事、消費者業(yè)務CEO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深圳總部與媒體連線。確切地說,這是余承東去年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以來,第一次面對媒體。

“我們要把與我們深入合作的車企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?!眱蓚€多小時的視頻連線,余承東反復強調這句話。個性鮮明的他,“滔滔不絕”的風格始終沒有改變,“我要先把這個話說出去,讓大家看看我們是不是能兌現?!?/p>

整個聯線過程中,余承東力挺與賽力斯合作的新模式,“華為為什么會選擇小康深入合作?因為小康賽力斯戰(zhàn)斗力非常強,有著玩命干的機制,提升速度很快?!?nbsp;

從生產制造智能汽車的零部件,到聯手北汽、長安、廣汽打造Huawei Inside的全新商業(yè)模式,再到華為利用自己的渠道賣車,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逐步深入。華為不造車,華為車BU幫助車企造好車,華為智選幫助車企賣車。華為的汽車業(yè)務既要做2B,也要做2C??梢钥吹剑A為的汽車夢想不僅僅只是成為“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”,而是廣納朋友圈,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(tài)。

2021年12月23日,余承東高調發(fā)布華為深度賦能的高端AITO品牌首款科技豪華智能電驅SUV——問界M5,華為也從幕后第一次走向臺前。

“華為和賽力斯合作非常深入,AITO問界M5的整車研發(fā)、整車制造及工業(yè)化生產是賽力斯負責,華為不造車,華為的角色是幫助和助力,在產品造型、內外飾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提供賦能?!庇喑袞|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,“華為通過賦能車廠,幫助車企造好車這種合作新模式,為那些與我們深入合作的車企提供助力,幫助他們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強、商業(yè)最成功的車企?!?/p>

華為與賽力斯優(yōu)勢互補

回顧中國汽車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歷程,汽車制造業(yè)取得諸多突破,但掣肘于核心技術的研發(fā)和應用。在汽車智能化、網聯化、電動化和共享化趨勢中,軟件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。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,算法、操作系統(tǒng)、數據等等是競爭的核心,而智能化的硬件則是技術發(fā)展的基礎。在智能化硬件和軟件上都擁有足夠的實力與技術積累,是華為能夠快速切入汽車行業(yè)的重要原因。

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,而是聚焦ICT技術,成為面向智能網聯的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,幫助車企“造好”車,造“好車”。按照華為的設想,其參與汽車業(yè)務的商業(yè)模式有兩種: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,以傳統(tǒng)Tier 1、Tier2的身份向整車企業(yè)售賣零部件和技術方案;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,將華為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運用到產品上面,與合作伙伴共同定義、聯合開發(fā),打造一個品牌,不過產品定義、技術、部件選擇等均由車廠主導,華為參與不多。

華為方面曾透露Huawei Inside模式只選擇國內三家合作伙伴——北汽、長安和廣汽的原因,“雖然有標準化的通用平臺,但對于每個合作品牌都要有定制化的適配,投入太大,再多就做不過來。”

此外還有一種模式是華為智選模式,在這種模式下,華為在產品定義、造型設計、營銷、用戶體驗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參與更多,與車企有更為深入的合作。截至目前,入駐華為智選渠道的是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以及AITO問界M5。

對于外界流傳的“問界M5是華為造的車”、“小康淪為華為代工廠”等言論,余承東否認道,“目前AITO問界M5的整車研發(fā)、整車制造都是小康賽力斯負責,華為在產品造型、內外飾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助力,包括智能座艙、電機、電控等用的是華為的技術和零部件?!?/p>

在余承東看來,華為與小康優(yōu)勢互補。小康賽力斯經過十幾年的發(fā)展擁有較強的整車設計和制造能力,同時在純電驅增程器技術的研發(fā)方面有著豐富經驗,在重慶的兩江工廠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智能化工廠;而華為過去十幾年來在終端BG積累了豐富的造型設計、用戶體驗設計、品牌、渠道、零售、質量管控等能力。

“華為發(fā)揮自身在車部件、智能化、軟件、硬件、用戶體驗方面的優(yōu)勢,小康發(fā)揮在傳統(tǒng)車身設計、制造,尤其是增程器等方面的優(yōu)勢。華為通過賦能車廠,幫助車企造好車這種合作新模式,希望幫助與華為深入合作的伙伴,打造成中國盈利能力最好的車企,產品大賣也有利于實現華為車BU零部件業(yè)務的商業(yè)變現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余承東也解釋了華為選擇小康賽力斯深入合作的原因?!耙环矫嫘】蒂惲λ沟膽?zhàn)斗力非常強,有玩命干活、拼搏的精神。另一方面,小康賽力斯也有領先的純電驅增程技術,我們也是出于國內實際用車場景作出的選擇。目前,公共充電網絡還不完善,在中小城市純電車使用起來很不方便,北方冬季純電車的衰減也很厲害。增程的好處,就是能夠發(fā)揮出電車的性能,同時又具備油車的好處,是符合國情、符合用戶感受的技術路線?!?/p>

被稱為“帶著輪子的智能終端”以及“智慧出行場景的重要解決方案”的問界M5目前已推出三款車型,其中后驅標準版25萬元,四驅性能版28萬元,四驅旗艦版32萬元。據介紹新車搭載純電驅增程平臺,其1.5T四缸增程器3.0一升油可發(fā)3.2度電,滿油滿電情況下車輛可實現WLTC工況續(xù)航1000公里以上。前異步交流電機+后永磁同步電機組成的智能四驅組合,峰值功率可達365kW,四驅旗艦版可實現百公里加速4.4秒,四驅性能版加速為4.8秒。

根據規(guī)劃,自2022年1月20日起,問界M5將陸續(xù)在118個城市、500家華為門店開啟預約試駕及預定,今年2月問界M5將陸續(xù)開啟交付。此外問界M5純電版本將于秋天推出,AITO品牌的第二款車中大型豪華SUV屆時將正式發(fā)布。

挑戰(zhàn)“百萬臺”

雖然華為宣稱不造車,但已經深度涉足了智能汽車關鍵領域,比如AR-HUD抬頭顯示技術可在前方7.5米位置呈現70寸大畫幅顯示區(qū)域,不影響駕駛員視線的前提下,在下沿區(qū)域顯示儀表信息輔助安全駕駛,還可按需提供貼合路面、覆蓋多車道的AR安全導航信息,兼具影音娛樂功能;比如利用光技術、無線通訊技術的積累做激光雷達,將在ICT領域積累30多年的算法、芯片、感知等賦能合作伙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汽車作為下一個極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設備,有望成為華為尋求多元化發(fā)展、開拓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抓手。在智能汽車上看到巨大商機的華為,已經把視角從生產放到銷售。華為不僅希望2B,更希望在2C業(yè)務上有所斬獲。目前華為消費者業(yè)務已經在國內建立了5000多家零售門店。

“華為為什么要賣車?”余承東表示有三點原因:一方面,華為被制裁以后,由于缺乏5G芯片,高端手機的發(fā)貨量急劇下跌,賣車可以幫助零售店活下來,幫助零售商掙錢;另一方面,目前零售業(yè)態(tài)變成了以商場以及線上為中心的零售網絡,若車企完全從零開始建設以商場為核心的零售體系,租金費用、人力成本非常昂貴,而借助華為已有的零售體系和服務網絡,可以幫助車廠節(jié)省大量鋪設零售渠道網絡的費用,也會帶動車BU零部件的大規(guī)模銷售,實現雙贏。

此外,幫助車企商業(yè)成功也會讓華為智慧出行的生態(tài)快速成長,提升其他終端產品的用戶體驗。“比如HarmonyOS智能座艙,可以實現與手機的聯動,形成強大的生態(tài),在生態(tài)體驗上超越對手。在生態(tài)發(fā)展方面,手機、手表可以控車,車上的導航、視頻電話可以與手機、平板無縫銜接,賬號和體驗打通,可以說這是華為生態(tài)的巨大優(yōu)勢。”

行至當下,“賣車”已經成為余承東全力以赴的事情。在他看來,憑借問界M5增程版、問界M5純電版以及年內發(fā)布的中大型SUV三款車型,依托華為強大的渠道零售能力,“我們計劃到今年年底先用一千家店來賣車,假設每個店每個月可以賣30臺,月銷量便能夠達到3萬臺,今年華為將挑戰(zhàn)30萬臺的銷售目標,這樣合作車企一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。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和華為深入合作的伙伴,打造成中國盈利能力最好的車企?!?/p>

余承東也表示,目前華為品牌營銷能力、零售渠道能力、產品競爭力等可以支撐起30萬臺的銷售目標,但考慮到產品剛剛爬坡,供應鏈存在巨大風險,行業(yè)缺貨嚴重等問題不容小覷,30萬臺仍存在不小挑戰(zhàn)?!安贿^我們團隊敢于挑戰(zhàn),爭取完成。我們的團隊有信心明年能夠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挑戰(zhàn)百萬臺銷量?!?/p>

“定位決定地位,眼界決定境界。如果華為追求二流的水平,可能連三流、四流都做不到。如果追求第一,遲早變成第一,這是我屢試不爽的理念,也是我們團隊一直以來的工作風格。在這個領域,我們敢于創(chuàng)新,敢于追求,敢于技術投入?!庇喑袞|最后強調。

關注我們